去中心化照片網絡,通過提供針對數字媒體所有權、版權、來源和生態系統四大關鍵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來保障數字媒體內容的完整性、真實性、可溯源性。
解決方案
使用Numbers Protocol創建的圖像和視頻將具有嵌入的所有權、上下文、照片來源、創作者簽名和鏈上記錄,以保持圖像和視頻的可追溯性、可驗證性和獨特性。當通過網絡共享和下載捕獲時,信息將保留在資產中。
- Capture
NFT相機及照片資產錢包,用戶可以在創建時建立所有權和上下文,信息密封在區塊鏈上,用戶可通過App訪問生態應用。通過Capture App拍攝的照片或視頻,即使上傳到類似於Facebook的第三方數字媒體也可通過內置的元數據在Trace Site進行驗證
- Seal API
開發工具,幫助用戶創建、註冊和檢索資產。
- Trace
用於閱讀照片註入和鏈上歷史的網站,提供照片的基本歷史記錄視圖,以便讀者訪問照片的創建者和創建時間等原始信息。
使用方法
需依賴原生應用程序來體驗協議和工具。
- NFT搜索引擎
用戶可上傳 NFT 圖像或視頻並查看其歷史記錄,包括首次出售的時間、鑄造的代幣數量等,幫助用戶驗證市場上出售的 NFT 是否為真,並幫助用戶檢查他們所購買NFT的獨特性。
- CaptureClub
用戶可以從 Capture App 拍攝照片,並通過簡單的點擊將圖像列出到 CaptureClub 市場,進而使用 Numbers 協議在區塊鏈上生成不可變記錄,幫助用戶驗證 NFT 內容歷史並尊重創作者的版權。
版權保護手段
- 禁止保存
用戶無法通過「右鍵單擊保存」來獲取Numbers Protocol網絡中的照片,資產只能在購買或獲得許可證後下載
- C2PA元數據
Numbers Protocol網絡中的所有照片都有相關的真實性證書和嵌入到每個資產中的C2PA元數據,其中,元數據包括創建者、所有者和其他上下文信息等信息,嵌入的信息使資產本身可以被追蹤
- 防止通過微調來欺騙IP
1. 通過內容標識符(CID)標識了所有資產,對現有圖像的修改需要許可
2. 資產不能簡單地下載並重新導入網絡,要使資產被接受,需要進行C2PA註入並進行數字簽名,任何調整或操作都會被記錄下來並可供查找
如何聲明版權
1. C2PA驗證
所有Capture App賬戶都配備了一個以太坊(ETH)錢包地址。當創建一個Capture時,資產會用用戶Capture App的ETH私鑰進行加密簽名。為了進行版權聲明驗證,用戶通過將其私鑰導入MetaMask來連接其Capture App錢包。
將私鑰復製粘貼到MetaMask中,通過ETH私鑰連接到MetaMask進行C2PA驗證。
2. 上傳照片
在Capture拍攝的照片中,點擊分享將圖片上傳至MyDrive。在上傳Captures時,媒體完整性驗證網站將從數字資產中提取嵌入式數據。
3. 審核
如果數字資產的嵌入式信息沒有被篡改,媒體完整性驗證網站將顯示一個總結了創造者、背景信息、證明和簽名者公鑰的紀事記錄。當點擊Claim Copyright時,簽名者的公鑰將與連接的錢包地址進行交叉檢查。
如果數字資產記錄的公鑰與MetaMask錢包的公鑰匹配,則版權聲明成功。版權聲明成功後,用戶可以解鎖NFT的鑄幣許可或一般使用。
核心技術
- 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 (CAI)
內容真實性倡議,嵌入元數據
- 數字簽名
確保數字內容的完整性和創造者
- MetaMask
在去中心化網絡中用於交叉檢查數字內容的版權聲明
Capture vs. NFT
- 區別
Capture和NFT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它的代幣化方面。NFT是代幣,而Capture仍然是一張照片。在核心方面,NFTs和 "Capture "是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NFT從代幣中獲得其獨特性,而'Captures'則從確立所有權、時間和背景中獲得其獨特性。
- Capture保障NFT真實性,從而增強購買者信心、提高NFT價值
Capture可提供NFT的創建者、創建時間、歷史等信息,用以核實和追蹤NFT的真實性。通過把照片上傳到Adobe的CAI驗證網站上,用戶可以獲取嵌入資產的所有信息。即使圖像通過在線共享或NFT代幣化離開Capture平臺,用Capture App創建的數字資產也是可驗證的。
應用場景分析
- 新聞及社交媒體
1. 痛點
各類數字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Web2時代背景下的數字媒體存在著包括不可溯源、無法檢驗、以侵權、內容中心化審查、惡意篡改等一系列問題。據NUM官網統計,全球每天約有250萬張圖片被侵權,日均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
同時,在"人人皆可發聲"、「流量為王」的時代,互聯網已然成為虛假新聞的溫床。一方面,網絡缺乏"把關人",信息沒有編輯審核,導致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難辨;另一方面,自媒體的興起,讓新聞生產更加容易,新聞的傳播速度也一路飛升,進而造成了假新聞的泛濫。例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有人用5G基站傳播病毒","新冠病毒為人造"等荒誕不經的假新聞曾風靡一時,引發群體性的混亂與恐慌。
2. 解決途徑:跟蹤和保護數據源頭
Numbers協議是Numbers Protocol 開發的一個可追溯性框架。該協議的運行步驟可以概括為:捕獲、封存、跟蹤。具體而言,Numbers協議使用Capture 記錄媒體創作內容時產出的信息,並把這些記錄封存起來,然後將其存儲在區塊鏈上以確保其不再變化,最後通過輸入相關媒體內容追蹤這些信息。實際上,媒體產出的元數據不僅僅是原始文件,更是多層信息容器,也正因為此,信息變得可追溯。而關鍵在於,在Numbers協議下,即使這些媒體內容在網絡上傳播,信息仍然在可控的範圍內。
此外,Numbers可提供未經編輯的原圖,用戶在經許可後才能對圖像進行編輯。同時,經編輯後的圖像的重新入網也需經過C2PA及數字簽名認證,所有的操作及編輯都會錄入數字資產以供查詢,從而有效保障了圖像的真實性以及出現任何偏差後可追溯編輯記錄以確定責任方。
3. 市場潛力
傳媒行業通過電視、廣播、印刷品和互聯網等渠道向觀眾提供各種各樣的內容。傳媒行業可分為若幹不同的子行業,包括印刷傳媒(報紙、雜誌和書刊)、錄音(磁帶、CD和DVD)、視覺傳媒(電視劇、網絡劇、電影、網絡電影及綜藝節目)、廣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根據普華永道《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2021-2025》,在宏觀趨勢、新消費習慣和新冠疫情推動下,消費者行為變化成為行業增長主要驅動力,其中,OTT視頻平臺、消費場景多元化、內容創作等領域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預計2021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總收入可達2.16萬億美元,21-25年CAGR為4.6%。
從需求端來看,疫情背景下,盡管傳統的印刷媒體面臨著巨大的困境,但在線及數字活動出現了顯著增長。年輕人口通過社交平臺獲取新聞的情況非常普遍,據路透研究社及牛津大學的合作研究顯示,主流新聞品牌和記者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吸引了極大關註,而在目前已覆蓋全球24%的35歲以下人群的TikTok中,7%的用戶使用該平臺進行新聞報道。同時,據Global WebIndex數據,現階段全球有53.6%的人口使用社交媒體,平均每日使用時間達2小時25分鐘。整體來看,疫情封鎖和限製有力促進了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加速各傳媒板塊轉向包括社媒在內的數字平臺,而公眾對於媒體公信力的要求或將激發媒體對於Numbers Protocol這類可提供真實性及完整性保障的平臺的潛在需求。
- NFT
1. 痛點
NFT記錄代幣歷史並記錄所有權,但僅僅擁有所有權並不足以解決當前互聯網世界的問題。包括OpenSea在內的許多NFT平臺都有一個開放的鑄造政策,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圖像,將其作為NFT鑄造並作為自己的出售。而NFT的價值來自於其顯著的"稀缺性"、"唯一性"和"合法性"。如果現行的免許可政策持續存在,NFT 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下一個無價值的資產。
其次,NFT被盜事件隨著NFT的火爆開始頻發。不少人手中價值不菲的NFT,被黑客盜走,財富被洗劫一空。絕大多數用戶由於所屬錢包私鑰遭到了泄露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授權了非法轉賬交易行為而導致其NFT數字資產被盜。鑒於NFT基於區塊鏈的性質,NFT資產持有者一旦被盜就無法控製NFT,因此大概率無法收回其丟失的藏品。
2. 解決途徑
為了遏製未經許可使用他人作品來鑄造NFT的行為,Numbers Protocol計劃利用"索賠資產"驗證系統來確保要鑄造的資產是鑄造者的創造。所有創建和註冊到Numbers網絡的資產都將通過C2PA標準將數字簽名嵌入到資產本身中,因此Numbers Protocol可以使用有效的錢包地址驗證簽名,在有且僅有信息被檢索出來的情況下,才可以鑄幣。
此外,Numbers Protocol還創建了NFT搜索引擎,可用於查找NFT歷史以及識別潛在違規行為。NFT搜索引擎是一個基於內容/Web3的原生應用。用戶可以上傳一個文件,而不需要知道它的Token地址或Token ID,搜索結果將會顯示與NFT文件相關的所有歷史以及其他細節。Web3中的每個內容文件都有一個由IPFS分布式網絡系統產生的獨特內容地址,因此搜索引擎可以使用CID來尋找與內容文件相關的關鍵信息,從而確定NFT的流通路徑。
3. 市場潛力
NFT市場逐年呈倍數級增長,2019年到2020年,USD交易總額從6,286萬美元上漲至2.5億美元,增長近三倍。2021年,受益於DeFi生態,NFT取得繁榮發展。據NoFungible數據顯示,21年NFT市場交易額超百億美元。NFT項目多以以太坊技術為底層依托,2020年共有22.2萬個錢包與NFT相關智能合約產生交互,這一數量占據以太坊活躍地址數30%,21Q1 NFT活躍錢包數量達2020年全年總量1/2, 買方與賣方數量近2020年全年總和,NFT有望成為以太坊鏈上核心生態之一。因此,作為具有查詢、確權等輔助服務功能的綜合平臺,Numbers Protocol未來將受益於NFT的進一步拓展和增長。
- 個人內容創作變現
1. 痛點
互聯網的發展創新,給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但同時由於數字作品極易被盜版和篡改,給權屬證明帶來了現實困難。同時,NFT被認為是平民創作者也可以獲利的市場,上架的藝術品,從文字、音樂,到靜態圖、動圖和視頻,堪稱五花八門。然而,OpenSea等NFT交易平臺存在一定參與門檻、操作相對復雜,且僅上傳NFT就需收取Gas費,平臺也會抽取成交額2.5%作為交易手續費,對於普通個人創作者而言使用成本較高。
2. 解決途徑
Numbers Protocol開發了Capture App來幫助用戶更簡單、便捷地生成數字資產,CaptureCLub提供端到端保真的NFT市場,創作者可以輕松地上架從Capture App拍攝的照片或者視頻,幫助創作者在區塊鏈上更新記錄以保護版權。買家可通過數字貨幣或者信用卡付款購買作品,降低非加密貨幣愛好者的入門門檻,擴大了目標群體。
同時,由於圖像完成版權聲明後已經可以驗證,第三方媒體網站可以與創建者合作,並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利用經過驗證的用戶生成的內容。所有網絡應用程序都可以從Capture App訪問,並使用$NUM代幣付費。這將為托管或使用照片的任何人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場景A:
用戶可以使用Capture App創建照片資產並為此資產創建NFT。然後,用戶可以在Numbers Protocol上的市場中將它上架。
場景B:
用戶可以使用Capture App創建照片資產,並使用Filecoin Network App將資產存檔到Filecoin。
3. 市場潛力
數字內容創作甚至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經在穩步上升,並在疫情期間繼續呈指數級增長,且該產業的增長在疫情後預計仍將持續。根據InsightSLICE的報告,全球數字內容創作市場規模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160億美元,在2030年達到382億美元,20-30年的CAGR為12%。Numbers Protocol近日也已推出攝影類IG網紅賞金/推薦計劃,用來募集優質攝影作品,並邀請專業或業余攝影師加入和宣傳平臺。後續平臺若能成功打入社交網絡,形成穩定且高質的個人內容創作者群體,持續提供高效的版權及變現解決方案,則有望獲取穩定的用戶流量及收益,卡位數字內容創作產業優勢賽道。
風險
- 道德風險
用戶可以自由地發布照片和影像,包括不道德的素材。目前CaptureClub采用創作者藝廊申請機製,只有通過審核的用戶才有資格上傳圖片。團隊可能還會製定內容發布規則,采用社區治理的方式使社區成員投票刪除不道德的素材,但此方式存在滯後性,尤其當大量作惡者存在時可能難以應對。
- 隱私風險
數字媒體資產在平臺展示的時候,不會顯示敏感的個人信息。然而,買家付款得到圖片的所有權之後,可以查看創作者的地理位置、使用設備等信息。
- 技術風險
Trace Site 和 Seal API 目前只針對NFT和新聞媒體夥伴開放,需等測試網上線後才會在社區測試。
- 受NFT行情影響較大
由於不斷有藝術作品拍出高價,NFT在21H1引起了主流媒體關註,其熱潮迅速席卷至運動、遊戲、收藏品等領域。然而,若NFT仍以目前的模式運作,行業整體包含的泡沫較大,真實價值支撐較弱,仍需在技術及機製上進行開發,挖掘其真實價值。而CaptureClub作為為內容創作而生的平臺,主要向創作者提供了「NFT的Shopify服務」,盡管本身作為基建項目落地價值較高,但整體受到NFT行情的波動影響的概率較大。同時,Capture的真實性、獨特性、可追溯性或將推進NFT發展,未來也將受益於NFT的爆發。
評論
0 條評論
文章評論已關閉。